于魁智谈京剧如何追随时代:不忘宗旨 主动走近青年人

来源:   2015-01-16 14:28  编辑: 姚军   人气:

导读: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京剧界迎来了两位艺术大家的诞辰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叶盛兰诞辰100周年。梅兰芳,兼具守正平和与创新开拓的代表,旦角艺术成熟的标志;叶盛兰,师从小生泰斗程继先与名丑萧长华等诸多前辈名家,而后创立小生“叶派”。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京剧界迎来了两位艺术大家的诞辰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叶盛兰诞辰100周年。梅兰芳,兼具守正平和与创新开拓的代表,旦角艺术成熟的标志;叶盛兰,师从小生泰斗程继先与名丑萧长华等诸多前辈名家,而后创立小生“叶派”。一旦一生,行当不同,其守成创新的精神内里相契;生活的时代去今远矣,然其精神风华与艺术创造已是后人财富。

  怀念,不仅为纪念,更为出发。

  于魁智,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以文武老生传统戏打底,数十年来固本守正,复排数十出老戏;同时,求新求变,从《兵圣孙武》到前不久首演的《丝路长城》,创造十余出新编剧目。这样的艺术轨迹与观念,在整个传统艺术领域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平衡“创”与“守”,是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品质的关键,一部部新剧目的创排则承载着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新创剧目 新在何处

  时代主题,为京剧擅长表现的故事注入新意;当代舞美,为京剧传统舞台增添时尚气息

  记者:创造新剧目,是多年来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风向”,也一度成为戏曲艺术节评奖的重要指标。而戏曲,其表演体系的高度程式化与成熟度,是否会让今人难有创新之意?所谓“新”,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

  于魁智:梅兰芳曾经说“移步不换形”“变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艺术规律,是艺术保持活力的关键。

  新创剧目,是一个非常繁难、复杂的工程,目前新创剧目的总体数量还不够,尤其处在时代前沿的新剧目少。我个人的体会,首先要勇于尝试新的题材和形式,又不能脱离京剧擅长表现的故事形态即戏剧性的情节、鲜明的情感和人物,不能脱离京剧的表演特色即传统的“四功五法”。

  具体来说,第一,新创剧目要有好看的、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兼具有意义的时代主题。比如中国国家京剧院最近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创排的新剧《丝路长城》,就被注入各国友好通商、文化交融的丝绸之路主题。第二,新创剧目要在阵容上“强强组合”,吸纳诸多有实力的演员共同倾情创造角色,让观众有满足感。第三,联合音乐设计和舞美设计,共同为演员、观众营造出饱满的艺术氛围,从人物造型、服装等多个环节丰富剧情,丰富舞台表现力。

  记者:专门的导演、舞美设计,都是传统戏曲中所没有的,这些新元素的介入,会不会淹没了作为戏曲艺术核心的演员的表演?

  于魁智:这里就有一个分寸的把握:我们不一定在舞台上摆放“一桌二椅”,但是,“一桌二椅”所蕴含的虚拟、简约、时空自由流转等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要被完好地化用在新剧目的舞台上。以《丝路长城》来说,舞台空灵,以丝绸挂帘的位置变化来实现不同时空场景的转换,既体现传统精神,又带有当代气息,让观众眼前一亮。原封不动地照摆一桌二椅,当代观众难以满足。创作中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和表现方式很难,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

  记者:相较于老戏复排,新创剧目的争议颇多,比如有人批评戏曲正在话剧化、电影化,批评对老戏的挖掘和整理还不够,盲目创新是一种浪费。如何面对这些声音?

  于魁智:我认为有争议是好事,尤其对传统艺术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正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观众被历史熏陶出的高口味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京剧相比其他艺术门类,其创新的难度更大。我主演的新剧目也遭遇争议。比如在《袁崇焕》中,为了烘托战争气氛,做了一门大炮搬上舞台;比如《赤壁》中火烧战船和草船借箭的舞台呈现,让观众说“像看电影大片”,这些与传统的表现手法相比有很大变化。演员在台上非常注重观众的反馈,听得出掌声是礼节性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有些段落,观众是发自内心地用掌声把演员送下舞台的,我们很感动。面对争议,创作者不能随风摇摆,但同时也要把握传统规律,不能乱来。

  经典剧目 如何出新

  吃透老戏,方能中得心源;兼容并包,才有创新表达

  记者:对于众多已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剧目,今人在复排时是否也应具有创造意识?

  于魁智:京剧属于古典艺术,但是,它是面向“当代”观众的古典艺术。为了符合当代审美需求,也为了赋予当代演员自我阐述与创造的空间,复排老戏也应有新意贯穿。老戏出新,同样是一条艰难的创作道路,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创作新编戏的经验也会对复排传统戏有启发,尤其在赋予传统剧目以时代气息、时代节奏这个问题上。

  记者:这些骨子老戏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观众,后人如何既能留住老观众,又有自己的创新表达?

  于魁智:第一,恪守传统,吃透它。对于经典念白、经典表演,要懂得它的戏纹戏理,懂得前辈的创造好在哪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举一反三,做到“移步不换形”。

  第二,所有有益于提升艺术表现力的元素与艺术样式,我们都可以“以我为本”地化用、借用,从而更好地契合当代审美趣味。现在有许多跨界合作,这在今天的京剧艺术中也比较常见,能够激发创造力,值得肯定。不过,这种跨界合作的成果如果冠以“京剧”二字,就要以不伤害京剧艺术本体为前提。

  京剧《杨门女将》是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代表剧目,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拍成了电影。前几年复排时,我们请出资深戏曲导演孙桂元,围绕剧情,增加表演技巧,大胆注入交响乐,洋为中用,观众反响很好。京剧《满江红》在它诞生的年代就是创新之作,我们复排时,重新结构,删繁就简,删去了岳飞“风波亭”被害后的“牛皋扯旨”,而在前面丰富了“黄河誓师”,增加了“庐山分别”,从而突出了立意,让人物情感更加丰沛。戏到最后,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台上演员也很感动。

  守住传统 培育观众

  不忘宗旨,主动走近青年人;与时共进,开拓培养新途径

  记者:富有当代性、时代性,是传统艺术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与需求,具体到京剧,需要在“出新”的路上“守住”些什么?

  于魁智: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守什么?首先,守住京剧的艺术真谛。丢掉了传统或减弱了艺术个性,京剧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前辈传承下来为一代代观众喜爱的唱腔,经过了时间淘洗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是京剧艺术的基石,即使出新,也要让这些艺术要素得到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其次,守住京剧演员的艺术理想,一门心思研究京剧,一门心思服务观众,一门心思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守住艺术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承担起公众人物身上的职责,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社会影响。

  记者:传统艺术的当代重生离不开年轻人的拥趸。在流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表演艺术是在与影视、网络文学、话剧、游戏等众多文娱样式争夺观众。如何让年轻观众喜爱京剧?

  于魁智:演员和观众是共呼吸的伴生关系,我们不能只图自己过瘾,要主动了解观众的需要。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和年轻观众交朋友,多和年轻人交流,知道他们想听什么、想看什么,在化用传统的基础上,从剧作情节、舞台视觉、表演形式、音乐声腔等各个方面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期待。

  比如,现代的年轻人多喜欢节奏紧凑的叙事风格,我们在创排新剧或复排经典剧目时,就要首先考虑这个戏的情节内容与推进节奏,是否能被年轻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前面探讨的寻求创新,其实不仅出自艺术工作者的业务追求,同时也是培养传统艺术新观众的客观需要。

  比如,移动终端的日渐普及,不仅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也重新塑造了人们观看影视节目的习惯,古老的京剧艺术能否“借力”这一视听新平台,制作出适合在这一平台播放的内容资源,以新颖的传播方式引起年轻人关注?又如,随着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受众群体的日渐细分,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能否集合一批有才情、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评论家、观察家,探索出形式多样的京剧艺术传播模式,直抵目标受众?

  另一方面,“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惠民工程”,以及央视举办的“青京赛”“学京赛”等近年来的公益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也逐渐培养了一批新观众。这些公益项目让众多年轻人因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京剧的魅力而喜爱上了京剧,也为传统艺术与年轻人的直接沟通搭建了桥梁。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实现在于人才,年轻观众的培养还离不开年轻演员的成长。我们也可以多给年轻观众与年轻演员一些时间。

  时至今日,我从艺已经43年,先是赶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又在艺术上幸运地得到了袁世海、杜近芳等前辈艺术家的大力提携,汲取了宝贵营养,后来更赶上了注重发展也注重传统的大好时代。我始终坚信京剧有美好未来,这是传统艺术的生命力使然,也是时代赋予的珍贵的发展机遇使然。

免责声明:于魁智谈京剧如何追随时代:不忘宗旨 主动走近青年人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